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写给王处士的一首寄情之作,表达了作者与王处士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彼此当前生活状态的感慨。
首句“自我去城阙,子亦栖亩丘”,意思是作者自己离开了繁华的都市,而王处士也选择隐居在乡间。“城阙”指的是繁华的城市,“亩丘”指的是乡间的土地。说明两人都选择了远离尘嚣的生活。
接下来的“一舍道岂远,锋镝迷所投”,意思是虽然物理上相隔不远,但在乱世中,选择正确的道路却非常迷茫。“锋镝”指的是战争中的刀枪,暗示当时的环境不太平。
“耦耕判沮溺,辟径违羊求”这两句中,“耦耕”指的是两人共同耕种,暗示二人志趣相投;“沮溺”和“羊求”是古代两位隐居不仕的高士,表明两人志向高洁,不愿在乱世中屈从于权贵。
“凌晨起眺听,登我池北楼”描述的是清晨作者独自一人登上池塘北边的楼阁,眺望远方,凝思王处士。
“疏梅吐冷艳,小鸟鸣啁啾”这两句描绘了清晨的美景:疏落的梅花绽放出清冷的美丽,小鸟在枝头欢快地鸣叫。这种景色既美丽又宁静,与作者此刻的心情相呼应,也寄寓着作者对王处士的思念之情。
最后的“春风吹户外,念子心悠悠”表达了作者春天来临,想到远方的朋友,心绪纷飞,思绪万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深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