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卞将军祠

五湖云扰鏖中原,五马渡江江欲浑。
关中帝子已北狩,洛下士族争南奔。
新亭英雄相对泣,国体艰危仅能立。
姑熟甫见欃枪沉,历阳又闻䝟貐入。
江左夷吾身退高,廊庙重臣刘与刁。
幼君母后等孤注,元舅鼠伏先遁逃。
将军精忠贯白日,气吞馀子前无敌。
身冒白刃如无人,此身不知知有国。
二子从父身争先,父前子后同九泉。
当时豪杰谁不死,一门忠孝今千年。
六朝往事随流水,将军至今犹庙祀。
世间万事等飘风,只有忠孝传无穷。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东晋时期卞壸(kǔn)将军一家的忠烈故事,用对比手法展现了乱世中的气节。

全诗分三部分:
1. 乱世背景(前12句):
用"五湖云扰""江欲浑"等比喻描写西晋灭亡后的混乱局面。北方沦陷("帝子北狩"),贵族南逃("士族南奔"),新亭对泣的官员们软弱无能,重臣们要么隐居("江左夷吾"指王导退隐),要么内斗(刘隗、刁协),连皇帝舅舅都临阵脱逃。

2. 忠烈写照(中间8句):
卞壸将军像太阳般耀眼——"精忠贯白日"。他带两个儿子迎战叛军,父子三人明知必死却争先杀敌("父前子后同九泉"),最终全部殉国。诗人感慨:乱世死去的豪杰很多,但像这样"一门忠孝"的极少。

3. 历史回响(最后4句):
六朝兴亡如流水过,但卞将军祠香火不绝。诗人悟出:世间万物如风飘散,唯有忠孝精神能穿越千年。

动人之处
- 用逃跑的权贵反衬卞家父子的勇敢
- "身冒白刃如无人"的镜头感极强
- "父前子后"四字写尽父子连心的壮烈
- 结尾升华:物质会消失,精神永存

现代启示
在利益至上的时代,这首诗让我们思考:什么是值得世代铭记的价值?卞壸用生命证明,对国家的忠诚、对责任的担当,才是穿越时间的力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