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白发老人重游千年古城郢城的所见所感。全诗通过今昔对比,展现了历史沧桑与人间烟火交织的动人画面。
首联"头白初行郢水边,故城千载尚依然"用白发与古城的对照,暗示时光流逝而古城依旧。老人头发已白,却第一次来到郢水边,而这座古城已经屹立千年。
中间两联形成鲜明对比:颔联"岂无戍卒持钲鼓,应有居人沸管弦"想象古代这里曾是战鼓声声的军事要塞,如今却充满歌舞升平的市井生活;颈联"今日桑麻成沃野,几家茅竹散平川"则具体描写眼前景象——昔日的战场已变成桑麻遍地的沃野,简陋的茅屋散布在平原上,呈现一派田园牧歌式的宁静。
尾联"停车欲问当时事,红日翩翩下翠烟"最富意境。老人停下马车想探寻古城往事,却见夕阳正轻盈地沉入青翠的雾霭中。这个画面既美丽又带着淡淡的惆怅,暗示历史真相已如这落日般难以追寻,留给后人无限遐想。
全诗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通过老人视角将古城的历史厚重与现世安宁巧妙融合。最后以夕阳西下的动态画面作结,既点明时间流逝,又给读者留下回味的空间,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