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李翥写给一位名叫"晋水师"的朋友的赠诗。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人物形象
开篇用"文衡卓卓"形容对方才华出众(像称量文章的秤一样公正高明),"擅英声"说明他名声在外。后句描绘他们聚会时的场景:文人雅士(明簪指代士大夫)谈笑风生,气氛清雅。
2. 精神境界
第三句是关键——"报国共盟推毂志",用"推毂"(古代助推车轮启动的仪式)比喻他们互相支持报效国家的决心。最后一句更有意思:表面说"不敢羡慕范蠡泛舟五湖的隐居生活",实则用对比手法强调他们以国事为重的人生选择。
3. 写作技巧
全诗短短28字,却包含形象比喻(文衡、推毂)、巧妙用典(五湖舟轻暗指范蠡)、对比手法(报国志vs隐居乐),语言凝练而意境深远。最妙的是明明在夸对方,却写出了整个文人群体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