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天山飞雪的景象,并借雪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开头四句写飞雪漫天,像是春天的落花时节。诗人感叹这美景与自己无关,雪花只能孤独地随风飘散。这里用"不我与"表达了一种遗憾,仿佛雪花和诗人是两个世界的事物。
中间两句用对比手法写雪的特点:雪花比洁白的丝绸还要纯净,却又杂乱地落在树枝上。这种矛盾描写让雪的形态更生动。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核心:诗人由雪联想到人生。他感叹美好时光为何总是短暂,只能眼睁睁看着青春容颜像雪花一样消逝。这里"坐见"二字特别有力,传递出一种无力挽回的无奈感。
整首诗妙在把雪的短暂与人生的短暂联系起来。表面写雪,实际写人生。诗人用细腻的观察和贴切的比喻,让读者在欣赏雪景的同时,自然体会到对生命短暂的思考。这种借景抒情的写法,既形象又深刻,是古典诗词常用的艺术手法。
董思恭
唐苏州吴人。所著篇咏,甚为时人所重。初为右史、中书舍人,知考功举事,坐预泄问目,配流岭表而死。尝与许敬宗等撰《瑶山玉彩》、《芳林要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