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悼念早逝的弟弟"麟孙"的哀痛之作。全诗通过四个层次展现悲痛:
1. 开篇直接描写现实场景:朋友们都在为弟弟的才华惋惜,床上还堆满他生前写的文章。用"呜咽""揽涕"等动作,让读者直观感受到众人的悲伤。
2. 中间用两个历史人物作比:说弟弟像李白一样才华横溢却遭人嫉妒,又像汉代名臣次公(盖宽饶)那样性格刚直。这种类比既赞美了弟弟的才情品格,也暗示他可能因此遭受不公。
3. 接着发出悲叹:不仅当代文人都在哀悼,历代贤才的命运也都令人伤感。这种感慨把个人悲痛上升到对文人普遍命运的思考。
4. 结尾的嘱托最动人:嘱咐要在棺材里多放纸笔,因为弟弟定会死不瞑目,要向苍天讨个公道。这个细节既体现弟弟对文学的热爱,又强烈表达了作者对天妒英才的不平。
全诗情感真挚,从具体场景到历史联想,再到命运思考,最后落回对逝者的体贴,层层递进。最打动人心的就是结尾"多放纸笔"的嘱托,让一个倔强文人的形象跃然纸上,也让读者的惋惜之情达到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