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经长沙江寄易太史

酌酒看花兴每浓,十年林卧阻游从。
常参玉署归难并,远使沧江去未逢。
世事总知荣木槿,愁心空惜老云松。
湘园门巷云阳麓,日对秋屏翠几重(云阳山名)。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长沙江边对友人易太史的思念,以及自己隐居生活的感慨。全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首联“酌酒看花兴每浓,十年林卧阻游从”写的是作者隐居山林的生活。他常常独自饮酒赏花,兴致很高,但这样的生活已经持续了十年,让他无法与友人相聚。这两句透露出作者对隐居生活的享受,但也有一丝孤独和遗憾。

颔联“常参玉署归难并,远使沧江去未逢”写的是作者和友人各自忙碌,难以相见。作者曾经在朝廷任职(“玉署”指朝廷官署),后来归隐山林;友人则远赴沧江(可能指外出做官或出使),两人一直未能重逢。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颈联“世事总知荣木槿,愁心空惜老云松”是作者对人生的感悟。木槿花朝开暮落,象征世事无常;而云松长青,却也会老去。作者看透了世事的短暂,却也无法摆脱对时光流逝的忧愁。这两句既有哲理,又带伤感。

尾联“湘园门巷云阳麓,日对秋屏翠几重”写的是作者隐居的环境。他在湘江边的园子里,门巷对着云阳山,每天看着秋日里层层叠叠的翠绿山色。这两句以景结情,看似平静,实则暗含对友人的期盼和对人生的思索。

整首诗语言朴素,但情感深沉。通过饮酒赏花、山林隐居、友人离别、自然景物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对隐居生活的矛盾心理,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诗中“木槿”和“云松”的对比尤其巧妙,既形象又深刻,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生命的通透理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