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宫廷中的喜庆场景,用生动的画面传递吉祥祝福。
前两句用两种仙树营造仙境般的氛围:清晨的蟠桃树映着台阶,薄雾轻绕;正午的紫桂树高耸入云,枝叶上的露水被晒干。这里"蟠桃"和"紫桂"都是象征长寿的吉祥植物,暗示皇后尊贵的身份。
后两句将视线转向宫廷:三十六座精致的宫阙里,窈窕的宫女们都在用彩线(端午习俗)为皇后居住的宫殿祈福。"三十六"是虚指,形容宫殿众多;"祝坤闱"的"坤"代表女性,特指皇后。全诗通过仙境般的景物和集体祝福的场景,既展现了端午节的特殊氛围,又含蓄地表达了对皇后的美好祝愿。
诗人用"蟠桃""紫桂"等意象将现实宫廷仙境化,用"綵缕"点明端午特色,最后落到集体祝福的主题,层层递进中完成了一幅富丽堂皇又充满节日气息的宫廷画卷。
孙觌
孙觌dí(1081~1169)字仲益,号鸿庆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人。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孙觌为人依违无操,早年附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后复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宋史》无传。孙觌善属文,尤长四六。著有《鸿庆居士集》、《内简尺犊》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