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山林的闲适生活,同时暗含对世俗社会的疏离感。
前两句写山中隐士的日常生活:别人可能觉得山中生活太清闲,但隐士自己心里明白——傍晚拄着竹杖漫步时的那份悠然自得,只有自己最能体会。这里的"扶筇"(拄竹杖)和"意自知"传递出独处的惬意。
后两句是隐士的人生感悟:早就看透人间没有所谓的"正经事业",与其在俗世奔波,不如教山里的猿猴飞鸟学写诗。这种看似荒唐的想法,其实是用幽默的方式表达对功名利禄的不屑。"无正业"并非真的没有正经事,而是说世俗追求的名利都是虚妄。
全诗妙在把隐居生活写得既超脱又有趣,通过"教猿鸟吟诗"这种异想天开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远离尘嚣的逍遥自在。诗人用轻松的语气,说出了对世俗价值的否定,展现了古代文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