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书屋顺治丙戌燬于火瓦砾之场长养茨棘垂四十年比方有事于垦辟既惜地力且以习僮仆之勤焉用东坡七首韵与润木同作 其六
恶木次第除,丁丁响斤斲。
析薪祈克荷,生子愿愚悫。
我贫天所怜,田舍免风雹(用北史王蒙传事)。
随爷课晨夕,老圃庶可学。
先公垂训在,远迹企商岳。
黾勉奉前编,偏傍敢駮荦。
勿言世业尽,五亩泽已渥。
兄弟且同居,相容在蜗角(用庾信小园赋中语)。
析薪祈克荷,生子愿愚悫。
我贫天所怜,田舍免风雹(用北史王蒙传事)。
随爷课晨夕,老圃庶可学。
先公垂训在,远迹企商岳。
黾勉奉前编,偏傍敢駮荦。
勿言世业尽,五亩泽已渥。
兄弟且同居,相容在蜗角(用庾信小园赋中语)。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在清理荒废家园时的感悟,用日常劳动表达对家风传承的重视。全诗分三个层次:
1. 劳动场景(前四句) 像在拍纪录片一样,先给我们看砍杂树的画面——"丁丁"是斧头砍树的声音,"恶木"指没用的杂树。清理场地时,作者想到两个生活道理:劈柴要选能承重的木材(暗示做事要踏实),养孩子宁愿他老实本分("愚悫"就是憨厚的意思)。
2. 家风传承(中间六句) 作者说自己虽然穷,但像古代王蒙一样幸运没遭灾祸。每天带着孩子早晚劳作,把菜园当课堂。特别提到父亲留下的教诲——要像商人(古代专业农官)和山民那样踏实做事。整理父亲留下的书稿时,连标点符号都不敢马虎("偏傍"指文字细节)。
3. 生活智慧(最后四句) 用"五亩地"的典故(孟子说五亩宅地可安居)说知足常乐。兄弟同住虽然挤得像蜗牛角,但引用庾信《小园赋》的典故,表示家人和睦更重要。就像现在人说"房子小点没关系,一家人整整齐齐就好"。
全诗妙在把砍柴种菜这些粗活写出了书香门第的雅趣,就像现代人边做饭边教孩子背古诗,在抖音晒种菜视频还不忘引用名人名言。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再穷不丢书卷气,再忙不忘教子女"的家风精神。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