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新安黄朴臣歌

朴臣用笔如用铁,刀槊飒飒秋风哀。千壑万壑落眼底,真气盘郁孤云开。

吾家江南有老屋,青山四壁森为排。草树摇落石骨瘦,阴寒逼础生莓苔。

十年潦倒不归去,仆仆打帽堆黄埃。君家亦在黄山下,云气出入庭阴隈。

坐对溪山置笔砚,定知真稿非凡胎。读君此画三叹息,便欲长歌归去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黄朴臣的画家和他的山水画作,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思念和对艺术创作的赞叹。

诗的开头用"用笔如用铁"形容黄朴臣作画时笔力雄健有力,像挥舞刀枪一样充满力量感。他的画作气势磅礴,仿佛把千山万壑都收进画中,连天上的孤云都为之动容。

接着诗人联想到自己在江南的老屋,那里青山环绕,草木凋零时能看见嶙峋的山石,潮湿的墙角长满青苔。诗人已经十年没有回去了,只能在异乡的风尘中奔波。

诗人知道黄朴臣的家也在黄山脚下,云雾经常飘进他家庭院。想象他每天对着溪山作画,这样的环境孕育出的画作必然不同凡响。

最后诗人说看着黄朴臣的画作,忍不住再三叹息,真想立刻启程回到故乡。整首诗通过赞美友人的画作,抒发了对家乡山水的深切思念,也展现了艺术创作与自然景观之间的深刻联系。诗人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让读者仿佛亲眼看见了那些气势恢宏的画作和魂牵梦萦的故乡景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