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禁苑春深,禊游人去,湘桃开遍湖湾。
虬户沈沈,东风不启铜环。
无情只有燕池水,向镜中仍照西山。
更何人,浅拂胭脂,重倚栏干。
辽阳归信知难寄,但拈花弄蕊,时忆乡关。
已是飘零,如何禁得轻寒。
销魂莫向斜阳语,怕罗衣容易斓斑。
只凭他,几片愁红,流到人间。
虬户沈沈,东风不启铜环。
无情只有燕池水,向镜中仍照西山。
更何人,浅拂胭脂,重倚栏干。
辽阳归信知难寄,但拈花弄蕊,时忆乡关。
已是飘零,如何禁得轻寒。
销魂莫向斜阳语,怕罗衣容易斓斑。
只凭他,几片愁红,流到人间。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深春时节的宫廷景象,充满了孤独与乡愁的情感。
上片写景:深春的皇家园林里,春游的人已经离去,湖边的桃花开得正盛。宫门紧闭,东风也吹不开那铜环锁住的大门。只有燕子池的水无情地映照着西山的倒影,仿佛一切如常。这里暗示着人去楼空的寂寥,连池水都显得冷漠无情。
下片抒情:诗人感叹远方的家书难以寄达,只能摆弄花草来排解思乡之情。已经漂泊在外,哪还经得起春寒的侵袭?最怕在夕阳下倾诉愁绪,因为连华美的衣衫都会因忧伤而褪色。最后以"几片愁红"(凋落的花瓣)随水流走的画面作结,暗喻自己的愁绪无人知晓,只能默默流向人间。
全词通过"闭锁的宫门"、"无情的池水"、"凋零的花朵"等意象,层层递进地表现了深宫中的孤寂与漂泊者的乡愁。最动人的是那种"无人倾诉的忧伤"——怕夕阳下说话都会让衣服褪色,这种夸张的想象恰恰展现了愁绪的浓重。最后随水流走的花瓣,成为全词最轻也最重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