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详大师礼补陀五台
五台峨峨五云里,补陀峨峨东海底。大士元不在其中,误赚平人知几几。
江南吴越诸导师,短偈长篇费言语。老僧有语写不得,一再殷勤奉劝汝。
若论观音与曼殊,尽恒沙界无不是。灼然端的要见渠,不用千里与万里。
只消著眼未生前,面目堂堂即自己。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用大白话讲,就是一位高僧在劝诫世人:别被表象迷惑,佛其实就在你心里。
前四句像在说段子:五台山高耸入云,普陀山(补陀)雄踞东海,但观音菩萨(大士)根本不住在这些地方。可偏偏无数人傻乎乎地跑去朝圣,就像被"虚假广告"骗了似的。
中间六句直接吐槽:江南那些讲经的和尚们,写长诗念短偈说个不停,其实都是废话。老僧我有真话要说——真正的观音菩萨(曼殊)就像恒河沙数那么多,无处不在。真想见菩萨?根本不用跑千里万里。
最后四句抖出"终极答案":想见菩萨真容?只要想想你出生前的模样(未生前),那个最真实的自己(面目堂堂)就是菩萨本身。就像现在流行的"你本来就很美",诗人告诉你"你本来就是佛"。
全诗妙在把深奥的佛理说得特别接地气:
1. 用"误赚平人"这种市井说法讽刺盲目崇拜
2. 把高僧讲经比作"费言语"的啰嗦话
3. 最后结论像朋友说悄悄话:"别折腾啦,好东西你早就有了"
核心思想就十二个字:佛不在远方,而在你本心之中。这种打破形式主义、直指人心的智慧,今天看依然很酷。就像告诉你"幸福不在朋友圈晒的景点,而在你此刻的呼吸里",既破除迷信又充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