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望溪宗伯① 其一

丈夫弧矢志,少小应征繇。
屯边隶充国,代马惨不骄。
二十走淮徐,畚锸尝自操。
蜃蛤贵时变,椒兰移所遭。
微生苦不化,造物成虚劳。
栖迟坐衰白,惄焉心烦骚。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男人从少年到老年的坎坷人生,充满壮志未酬的无奈。

开头四句写他年少时胸怀大志,带着弓箭(象征建功立业)去边疆从军,像汉代名将赵充国那样为国效力,但现实艰苦,连战马都瘦弱不堪。

中间四句转到中年经历:二十岁后辗转淮河、徐州一带,干着挖土挑担的苦力活。诗人用"蜃蛤"(海市蜃楼)比喻人生际遇变幻无常,用"椒兰"(香草)暗指自己本有才华,却因环境所迫无处施展。

最后四句是晚年叹息:一辈子坚持自我不肯随波逐流,结果造化弄人,所有努力都白费。如今白发苍苍闲居在家,心里充满烦闷与不甘。

全诗用朴素的语言道出了普通人共同的困境:年轻时满怀理想,中年被现实打磨,老年只剩遗憾。最打动人心的就是"微生苦不化"这句——像块硬石头般不肯改变的性格,最终成了人生的绊脚石,这种倔强又悲凉的生存状态,至今仍能引发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