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同榜进士池伯炜的赠诗,用轻松欢快的笔调赞美了对方为官有方、政绩斐然。
首联"飞凫初下五云端,兼领雷封表海宽"用仙鹤从天而降的意象,暗喻池伯炜从京城外放到地方任职,同时掌管两个靠海的县城(雷封指雷州,表海指近海地区)。
颔联"两邑万家歌管乐,三山千里板舆安"具体描写治理成果:两个县的百姓安居乐业(歌管乐象征欢乐),辖区内的山区也都太平无事(板舆是官员的代步工具,这里代指治理)。
颈联"瀛洲旧授神仙职,岭峤真推父母官"继续用神仙比喻:说他在京城时就像瀛洲仙人(暗指翰林院任职),现在到岭南做地方官,被百姓真心爱戴如父母官。
尾联"闻说讼稀亲课士,满城桃李共腾欢"点出其政绩亮点:听说他治理得诉讼案件很少(讼稀),还亲自教导学子(课士),使得满城人才(桃李)都欢欣鼓舞。
全诗通过"飞凫""神仙""桃李"等清新意象,塑造了一位亲民有为的官员形象。最妙的是将枯燥的政绩描写转化为生动的画面:百姓歌舞、山区安宁、学子欢腾,让读者直观感受到治理成效。这种将赞美融入具体场景的手法,比直白的吹捧更有说服力。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