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十日

离离芳草倚阑时,旧国风前怅所思。
啼鴃声中春去也,芭蕉窗外雨凄其。
故人远别青山在,幽梦新归白鸟知。
但醉不须论万事,干戈荏苒欲何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暮春时节的感伤与孤独,通过自然景物和内心独白,表达了对故人、往事的怀念,以及面对乱世的无奈。

第一句“离离芳草倚阑时”:
诗人靠在栏杆边,看到茂盛的春草,暗示春天即将结束。这里的“离离”形容草木繁茂,也暗含一种离别、分散的情绪。

第二句“旧国风前怅所思”:
“旧国”可以理解为故乡或过去的生活。诗人在春风中感到惆怅,思念着曾经的故土或故人,内心充满感伤。

第三句“啼鴃声中春去也”:
“啼鴃”指杜鹃鸟的叫声,古人认为杜鹃啼叫是春天结束的标志。诗人听到杜鹃啼叫,意识到春天已经逝去,时光流逝的无奈感油然而生。

第四句“芭蕉窗外雨凄其”:
窗外雨打芭蕉,声音凄凉。芭蕉在古诗中常象征孤独或忧愁,雨声更添寂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悲凉。

第五句“故人远别青山在”:
老朋友已经远去,只有青山依旧。这句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也隐含物是人非的感慨——山水依旧,人却离散。

第六句“幽梦新归白鸟知”:
诗人做了一个梦,梦里或许回到了过去,但醒来后只有白鸟(可能指鸥鹭等水鸟)知道他的心事。这句写梦境与现实的落差,孤独无人倾诉。

第七句“但醉不须论万事”:
诗人选择借酒消愁,醉后不用再谈论世间的烦恼。这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态度,透露出对现状的无力感。

第八句“干戈荏苒欲何之”:
“干戈”指战争,“荏苒”形容时间流逝。战乱持续,时光飞逝,诗人不知该何去何从。最后一句点明时代背景——身处乱世,前途迷茫。

整体赏析
这首诗以暮春景象为背景,通过芳草、杜鹃、芭蕉雨、青山、白鸟等意象,层层递进地渲染出孤独、怀旧和忧世的情绪。诗人感叹春天逝去,故人离散,最终在醉意和战乱的阴影中陷入迷茫。语言看似平淡,但每一句都紧扣主题,将个人感伤与时代动荡结合,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无奈与哀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