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四衍曾之燕书来约别伏枕赠之 其二
念子远行迈,采采芳洲杜。长路多虎狼,白日忽已暮。
怅彼行者遥,不惜居者苦。与子连枝鸟,分飞在中路。
子去将谁因,新知不如故。在远贱易忘,良无金石固。
子其爱景光,高堂有慈母。中情苟不移,岁寒共贞素。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朋友即将远行,诗人躺在床上写下赠别之词,字里行间充满牵挂和不舍。
开头用"采杜若"这个动作起兴,暗示朋友要去远方闯荡。接着用"虎狼""日暮"这些危险意象,直白地表达对朋友旅途安全的担忧。诗人说自己躺在床上(伏枕)写这首诗,既担心远行的人,自己留守家乡也很苦闷。
中间用"连枝鸟分飞"比喻两人被迫分离,像同一根树枝上的鸟儿突然各奔东西。诗人提醒朋友:新交的朋友不如老友可靠,远距离容易让人情变淡,感情不像金石那样坚固持久。
最后几句最暖心:诗人叮嘱朋友要珍惜时光,别忘了家里还有老母亲等着(高堂慈母)。只要两人真心不变,就算经历寒冬般的考验,也能像松柏一样保持纯洁的友谊。这里的"岁寒贞素"用了《论语》"岁寒知松柏"的典故,比喻经得起考验的真情。
全诗就像一封家常的告别信,没有华丽辞藻,全是掏心窝子的话。既有对现实的清醒认知(远别易忘),又有对友情的坚定信念(中情不移),还惦记着对方的家人,展现了中国传统友谊中朴实深厚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