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海丰令周公课最 其二

泽国日多故,岩城岁复侵。
龙蛇常走陆,夔罔复依林。
制挺风雷厉,原田雨露深。
中牟驯野雉,单父坐鸣琴。

现代解析

好的,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分析这首诗。

这首诗是赞扬一位名叫海丰令周公的官员,他在治理地方方面表现出色,政绩卓越。下面我会逐句解析这首诗。

1. “泽国日多故,岩城岁复侵。”
这两句描述了海丰地区的情况。由于地处水乡,日常有很多事务需要处理;而岩城(可能是当地的城堡或重要的行政中心)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不断的维护和发展。
2. “龙蛇常走陆,夔罔复依林。”
这里用了“龙蛇”和“夔罔”这两个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比喻当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龙蛇在陆地上行走,意味着地方上的困扰和挑战不断;而“夔罔复依林”,则可能表示这些问题或困扰已经不仅仅是表面的问题了,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虽然这两句看似有些抽象,但通过这些比喻,诗人形象地展现了地方治理的复杂性。
3. “制挺风雷厉,原田雨露深。”
这两句描绘了周公的治理手段。“制挺风雷厉”意味着他行事果断、决策迅速,像风雷一样猛烈。“原田雨露深”则表达了他的政策像雨露一样深入民心,给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恩惠。这两句既展现了他的行政能力,也表现了他的仁政之心。
4. “中牟驯野雉,单父坐鸣琴。”
这两句用具体的例子来展示周公的政绩。“中牟驯野雉”可能表示他在农业管理方面做得很好,使得原本不受控制的“野雉”都变得温顺。“单父坐鸣琴”则可能是说他在处理政务时非常得心应手,就像弹琴一样轻松自如。这里也有一种文人治世的意味,即一个优秀的官员应该既有能力又有雅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具体的例子,展示了海丰令周公在治理地方方面的卓越才能和仁政之心。这样的诗既表达了对优秀官员的赞扬,也为后人树立了治世的典范。希望这样的解释能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