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发京夜别峻伯得湖字席上赋
握手殊不尽,论心日转纡。
更谁怜凤鸟,为尔系骊驹。
明月惨相照,浮云寒不徂。
客涂从浩荡,帝里只须臾。
岂为苍生出,宁言壮士图。
安危群贵在,去住二人俱。
君莫嗟齐瑟,吾将卜楚巫。
椒兰徒自结,魍魉作人趍。
渔父何方去,灵均未可呼。
宦情余棘莽,生计久菰蒲。
黑发从今变,黄金自昔孤。
敝裘辞北斗,短棹入西湖。
倘遇寻秋色,悲歌问玉壶。
更谁怜凤鸟,为尔系骊驹。
明月惨相照,浮云寒不徂。
客涂从浩荡,帝里只须臾。
岂为苍生出,宁言壮士图。
安危群贵在,去住二人俱。
君莫嗟齐瑟,吾将卜楚巫。
椒兰徒自结,魍魉作人趍。
渔父何方去,灵均未可呼。
宦情余棘莽,生计久菰蒲。
黑发从今变,黄金自昔孤。
敝裘辞北斗,短棹入西湖。
倘遇寻秋色,悲歌问玉壶。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朋友在京城分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未来的迷茫,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全诗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友情难舍
开头"握手殊不尽"直接点出离别时握手道别的场景,心里有说不完的话却无法表达。"明月惨相照"用阴冷的月光烘托分离的压抑氛围,就像现代人送别朋友时阴雨天的心情。
2. 现实困境
诗中提到"宦情余棘莽"(官场像荆棘丛生)、"生计久菰蒲"(生活像飘摇的水草),用形象的比喻道出在京城谋生的艰难。特别是"黑发从今变"暗示忧愁会让头发变白,这种夸张手法生动表现了压力之大。
3. 人生选择
"君莫嗟齐瑟,吾将卜楚巫"像是朋友间的对话:一个说别弹悲伤的曲子了,另一个回答我要去南方寻找新出路。最后"短棹入西湖"的决定,就像今天有人离开北上广去杭州发展,带着对自由的向往。
4. 历史隐喻
借用屈原(灵均)和渔父的典故,暗示诗人面临"坚持理想还是随波逐流"的抉择。这种古今相通的人生困境,让今天的读者也能感同身受。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真实感:离别的酸楚、职场的疲惫、未来的不确定,这些现代人依然在经历的困惑,被诗人用"黄金自昔孤"(理想难实现)、"悲歌问玉壶"(借酒消愁)等画面精准捕捉。最后选择去西湖,就像今天有人选择"逃离北上广",传递出对简单生活的渴望。
宗臣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