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出尚书省诗

惟昔逢休明。
十载朝云陛。
既通金闺籍。
复酌琼筵醴。
宸景厌昭临。
昏风沦继体。
纷虹乱朝日。
浊河秽清济。
防口犹宽政。
餐荼更如荠。
英衮畅人谋。
文明固天启。
青精翼紫{车犬}。
黄旗映朱邸。
还覩司隶章。
复见东都礼。
中区咸已泰。
轻生谅昭洒。
趋事辞宫阙。
载笔陪旌棨。
邑里向疏芜。
寒流自清泚。
衰柳尚沉沉。
凝露方泥泥。
零落悲友朋。
欢娱燕兄弟。
既秉丹石心。
宁流素丝涕。
因此得萧散。
垂竿深涧底。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述了作者在朝为官的经历和心路历程。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开始时的好时光


诗的开头提到,“惟昔逢休明。十载朝云陛。”意思是过去遇到了好的时代,十年来都在皇上面前任职。这表明作者在朝为官已经有十年,勤勉地为国家服务。

政治的转折


“既通金闺籍。复酌琼筵醴。”指作者通过了金闺考核,也参与了朝廷的宴饮活动。但接下来的句子,“宸景厌昭临。昏风沦继体。”表明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皇帝不再亲自处理政务,政治环境变得昏暗。

政治斗争和个人困境


“纷虹乱朝日。浊河秽清济。”形象地描绘了朝中政治斗争的混乱局面,就像朝日被乱虹扰乱,清澈的河流也被污染。而“防口犹宽政。餐荼更如荠。”进一步说明虽然朝廷还在允许言论,但官员们的处境却如同吃苦菜一样艰难。

新的政治局面


“英衮畅人谋。文明固天启。”表明新朝代到来,新君主以文明治国,打开了新的局面。这里的“英衮”是指新的君主或新的政治力量。“青精翼紫{车犬}。黄旗映朱邸。”则形容新朝代的到来犹如青色旗帜映衬在紫色车子上,黄旗映照皇宫。

回忆和感慨


“还覩司隶章。复见东都礼。”回忆起曾见过司隶的官印和东都的礼仪,意味着作者怀念过去的繁华与秩序。

感受国家和人民的变化


“中区咸已泰。轻生谅昭洒。”表明国家已经安定,人们的生活也逐渐好转,但作者仍然感到内心解脱与轻松。

个人选择


“趋事辞宫阙。载笔陪旌棨。”表明作者选择离开宫阙,带着笔记录下沿途的所见所闻。这可能意味着他决定辞官归隐,避开政治的纷争。

个人感受与思考


“邑里向疏芜。寒流自清泚。”表明乡间已经变得荒凉,但寒冷的河流依然清澈。这可能是作者对现实的感慨,暗示虽然环境恶劣,但内心的纯净仍然存在。

“衰柳尚沉沉。凝露方泥泥。”描绘了衰败的柳树和凝结的露水,象征着衰败和无奈。

“零落悲友朋。欢娱燕兄弟。”表达对朋友和兄弟的怀念和悲凉之情,尽管他们也经历了变迁。

“既秉丹石心。宁流素丝涕。”表明作者坚定自己的立场,即使痛苦也不会轻易改变。

最后的解脱


“因此得萧散。垂竿深涧底。”意味着作者找到了解脱的方式,决定在山涧垂钓,享受宁静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作者自己的经历,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个人的情感转折,展现了从希望到失望,再到重新找到平静生活的过程。

谢朓

谢朓(464~499年),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谢朓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