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一首
江出入眼昔无殊,只有人事堪嗟嘘。
权门杂沓行苞苴,屠儿贩客纡青朱。
梵仪膜拜参浮屠,痴儿娇子不识忆,
淫坊博塞为欢娱,金章下堂揖老胥,
老胥分庭抗士儒。身裹道衣臂佛珠,
岁时入谒何易于。羊肩斗酒清而腴,
酬酢偃蹇以字呼。官家赤子元何辜,
一毫枉直凭青蚨。十八年前此事无,
作诗一笑君应呼。
权门杂沓行苞苴,屠儿贩客纡青朱。
梵仪膜拜参浮屠,痴儿娇子不识忆,
淫坊博塞为欢娱,金章下堂揖老胥,
老胥分庭抗士儒。身裹道衣臂佛珠,
岁时入谒何易于。羊肩斗酒清而腴,
酬酢偃蹇以字呼。官家赤子元何辜,
一毫枉直凭青蚨。十八年前此事无,
作诗一笑君应呼。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了一个社会风气变坏的故事,像一篇古代版的"社会观察报告"。
开头说江水看起来和以前没两样,但人心变了。接着用一组生动的"社会镜头":
- 当官的家门口挤满送礼的人(权门杂沓行苞苴)
- 杀猪的、摆摊的突然穿上官服显摆(屠儿贩客纡青朱)
- 人们盲目拜佛求保佑(梵仪膜拜参浮屠)
- 年轻人沉迷赌场妓院(淫坊博塞为欢娱)
- 穿官服的给老衙役鞠躬(金章下堂揖老胥)
- 读书人反而要对衙役行礼(老胥分庭抗士儒)
最讽刺的是描写一个假正经:身上穿着道袍、手上戴着佛珠,逢年过节装模作样拜访清官,其实带着羊肉美酒去巴结(身裹道衣臂佛珠...羊肩斗酒清而腴)。老百姓的冤屈,居然要靠行贿才能解决(官家赤子元何辜,一毫枉直凭青蚨)。
最后诗人感叹:十八年前哪有这些破事啊!现在写诗吐槽,懂的人自然懂(作诗一笑君应呼)。
全诗像用手机拍下的九宫格照片,每张都揭露一种社会病态。最厉害的是最后那句"十八年前",让人突然意识到: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乱象,其实都是新出现的社会癌症。诗人用江水不变反衬人心巨变,比直接骂人更有力量。
方翥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次云。方元寀孙。六岁而孤,读书甚勤,过目即能贯通。高宗绍兴八年进士。调闽清县尉,赴任未逾年即归。尽读从兄方略万卷楼藏书,凡三十年。有司奏闻,得旨召对,除秘书省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