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苎(次韵真书记梅花)
腊天寒,晓风劲,幽香频吐。精神绰约,谁羡姑射居处。江南探春独步。恨无侣。微语。又谁管、雪势霜威埋妒。且图少陵东阁作诗苦。拟烦玉纤轻拗、宁相许。
惜取。栏干遍倚,月淡黄昏,水边清浅,不放红尘染污。似名画手丹青,罢施缃素。不随艳卉,强媚韶光一瞬,飘荡无据。只恐金门,宝鼎方调,时时来觑。便把枝头,豆颗朝天去。
惜取。栏干遍倚,月淡黄昏,水边清浅,不放红尘染污。似名画手丹青,罢施缃素。不随艳卉,强媚韶光一瞬,飘荡无据。只恐金门,宝鼎方调,时时来觑。便把枝头,豆颗朝天去。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株孤傲的梅花在寒冬中绽放的情景,通过梅花寄托了作者高洁不屈的品格追求。
上阕用"腊天寒,晓风劲"营造出严酷的寒冬环境,而梅花却在这样的环境中"幽香频吐",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精神绰约"四字传神地写出梅花的神韵,用姑射山仙子的典故暗示其超凡脱俗。梅花在江南独自绽放,没有伴侣,却依然保持傲骨,不畏惧"雪势霜威"的摧残。
下阕转入对梅花品格的赞美。"月淡黄昏"等句描绘出梅花清雅的生长环境,强调其不染红尘的高洁。将梅花比作"名画手丹青",说它不需要华丽的色彩装饰,与那些争奇斗艳的俗花形成鲜明对比。最后用"豆颗朝天"的生动比喻,写出梅花即使凋零也要保持尊严的姿态,暗示作者即使身处官场(金门、宝鼎的意象),也要像梅花一样保持气节。
全词通过梅花这一意象,表达了在逆境中坚守本心、不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语言清新自然,比喻生动贴切,将物性与人格完美融合,展现了宋代咏物词"托物言志"的典型特征。
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