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八景①

桃花春涨浪如洚,鹿耳门高势更雄。
殊死千军严破阵,凌虚万木怒号风。
硖深不信缨犹荡,沙走还知海欲东。
盛气渐平群籁寂,恬波依旧暖瀜瀜(施懿琳编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台湾八景之一“鹿耳春潮”的壮丽景象,通过生动的自然画面和战争联想,展现了大海的磅礴气势与最终回归平静的过程。

前两句用桃花浪涌和鹿耳门高耸的对比,勾勒出春天海潮的汹涌澎湃。桃花般的浪花与高峻的鹿耳门形成刚柔并济的画面,暗喻大自然的力量。

中间四句用战争意象强化场景的震撼力:海浪像冲锋陷阵的军队般激烈,树林如士兵般在风中怒吼;狭窄的海峡(硖)中激流冲刷着漂浮物,飞沙走石暗示着潮水即将东去。这里将自然力量拟人化为战场,让读者能直观感受潮汐的威力。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描写潮退后的宁静:汹涌的浪潮逐渐平息,海面恢复温暖柔和的波光。这种由动到静的转变,形成强烈的戏剧反差,让人在震撼后体会到自然的治愈力。

全诗最精彩的是用人类熟悉的战争场景来比喻自然现象,既让抽象的海潮变得具体可感,又暗含对历史(如郑成功收复台湾)的隐喻。最终回归平静的结尾,则暗示着无论多么激烈的动荡,终将恢复和谐,传递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和平的向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