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将军巡关图
戎马岁南牧,汉军劳北防。
军情异主将,冷煖须共尝。
朝出潮河川,暮过古北口。
边烽传羽箭,朔气严刁斗。
月下黑山晴,分明见列营。
霜欺征袖薄,石报猎蹄鸣。
三军晏然睡,我亦倚吾枕。
天子不可惊,长怀亚夫寝。
军情异主将,冷煖须共尝。
朝出潮河川,暮过古北口。
边烽传羽箭,朔气严刁斗。
月下黑山晴,分明见列营。
霜欺征袖薄,石报猎蹄鸣。
三军晏然睡,我亦倚吾枕。
天子不可惊,长怀亚夫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在边境巡防的日常场景,展现了军旅生活的艰辛与将士们的忠诚。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开头四句点明背景:北方游牧民族每年南下侵扰,汉军不得不常年驻守北方边境。诗中特别强调"军情异主将,冷煖须共尝",说明这位将军与士兵同甘共苦。
2. 中间八句具体描写巡关过程:将军清晨从潮河川出发,傍晚经过古北口。边境的烽火台传递着军情,寒冷的北风中传来刁斗(古代军中用具)的声音。月光下的黑山清晰可见军营,寒霜打湿了单薄的衣袖,战马踏在石头上发出清脆的声响。这些细节生动再现了边关的艰苦环境。
3. 最后四句展现将军的担当:当全军安然入睡时,将军却倚枕难眠。他心系天子安危,时刻保持警惕,就像汉代名将周亚夫那样恪尽职守。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朝出""暮过"等时间词展现巡防的辛劳
- "霜欺""石报"等拟人手法让边关景物充满感情
- 结尾用周亚夫的典故,含蓄赞美将军的忠诚
- 全诗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场景描写自然流露出对将士的敬意
诗人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让我们看到了古代边防将士的真实生活,感受到他们保家卫国的崇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