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妇郑氏诗①

杀身取义古为程,世上浮云一羽轻。
松柏自能留正气,杨花终不是芳名。
青丝半缕悬寒月,碧冢双封吊暮鼪。
今日使君题赠尔,乌衣门巷觉峥嵘(黄美娥编校)。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一位节妇的故事,歌颂了坚守道德、舍生取义的精神品质。

前两句直接点明主题:古人把"舍生取义"作为行为准则,世间的名利就像羽毛一样轻浮无意义。这里用"浮云"和"羽毛"作比喻,强调真正重要的是道德操守而非虚名。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展开:松柏象征坚贞不屈的品格,杨花则代表轻浮易变的人。通过"青丝悬月"这个凄美意象(描写节妇自尽时的场景),和"孤坟暮色"的苍凉画面,烘托出主人公为守节而牺牲的悲壮。

最后两句转到现实:如今官员题诗褒奖这位节妇,让她的家门都显得格外崇高。这里"乌衣门巷"借用了古代贵族居所的典故,暗示道德操守比门第更值得敬重。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超越生死的道德力量。诗人没有刻意渲染悲情,而是通过松柏与杨花、寒月与孤坟的意象对比,让读者自然感受到:有些东西(如气节)比生命更重要。这种价值观的传递不是靠说教,而是通过画面感和比喻完成的,既深刻又易于理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