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林寒谷邑博

道同原是此心同,今古谁无此降衷。存省不妨深造化,扩充须是到圆融。

身心理外从教一,语默几微要适中。吃紧子思无别语,只将慎独著中庸。

现代解析

好的,下面是我对这首诗的分析,希望能够帮助您理解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这首《答林寒谷邑博》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深度的诗。让我们逐句来看:

1. “道同原是此心同”:这里的“道”可以理解为人生道路、道义或哲学理念。诗人表示,只要心中怀抱相同的理念,那么人生道路就会相同。表达了人的内心与其行动的一致性。
2. “今古谁无此降衷”:这句话在问,古往今来,有谁不曾有过内心的追求和向往呢?“降衷”可以理解为内心的初衷或追求。这句话展示了诗人对人性普遍的认知和对古今人的理解。
3. “存省不妨深造化”:意思是,我们要保存并反思自己的内心,这样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的理解和成长。“存省”即保存并反思,“深造化”则是指更深层次的成长和变化。
4. “扩充须是到圆融”:这里的“扩充”可以理解为扩大、扩展自己的知识和视野。“圆融”则是指达到一种全面、和谐的境界。诗人鼓励人们不断学习和成长,以达到更全面的理解和生活。
5. “身心理外从教一”:这句话在强调身心合一的重要性。无论外界环境如何,我们的内心都要保持统一和一致。
6. “语默几微要适中”:这句话告诉我们,说话和沉默之间的细微差别需要适度把握。无论是言语还是沉默,都要恰到好处。
7. “要紧子思无别语”:这里提到了“子思”,可能是对某位思想家的赞美或引用。“无别语”则表示子思的思想是独特且重要的。诗人强调子思思想的重要性。
8. “只将慎独著中庸”:最后的“慎独”和“中庸”都是哲学概念。“慎独”指的是在没有别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自律。“中庸”则是寻求和谐、平衡的态度和哲学。诗人强调,只有真正做到了慎独,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深度,鼓励人们保持内心的追求和向往,不断学习和成长,以达到身心合一、和谐平衡的境界。同时,诗人也强调了慎独的重要性,并鼓励人们追求中庸之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