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使君服阕之京 其二

离亭对绮筵,把酒听鸣弦。
路转桥妨马,江浮水接天。
渔村晴晒网,畬火暖烧田。
只为苍生出,无心问酒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友人赴京的生动画面,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仕途的期许。

前四句写送别场景:在装饰华美的离亭酒宴上,大家举杯畅饮,耳边传来悦耳的琴声。友人启程后,诗人想象他路途中的景象——蜿蜒的小桥让马儿不得不放慢脚步,浩渺的江水仿佛与天际相连。这里用"桥妨马"的细节暗示旅途不易,而"水接天"的壮阔则暗喻前程远大。

五六句笔锋一转,展现沿途充满生活气息的田园风光:晴朗的渔村里晾晒着渔网,山农烧荒的暖烟笼罩着田地。这两个画面一水一陆,一动一静,既是对友人旅途的想象,也暗含对百姓生活的关注。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友人此去京城是为了天下百姓的福祉(苍生),而不是贪图个人享乐(酒泉代指美酒与安逸生活)。诗人用"无心问酒泉"的洒脱,既赞美了友人的抱负,也寄托了自己心系天下的情怀。

全诗通过送别场景、旅途风光和仕途抱负三个层次,将离别的惆怅、旅途的艰辛与为官的使命感自然融合,语言清新明快,情感真挚动人。特别是"渔村晒网""畬火暖田"这样充满烟火气的描写,让整首诗既有诗意又接地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