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杂事诗 其八十

竭民膏血造浮屠,佞佛甘称三宝奴。
匹马出宫偷祝发,上皇尊号半僧徒。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讽刺了日本古代统治者沉迷佛教、劳民伤财的社会现象。

前两句直接批评统治者搜刮百姓血汗钱建造佛塔(浮屠就是佛塔),自己却假惺惺地自称"三宝奴"(佛教信徒的谦称)。这里用"佞佛"二字特别犀利,指出他们不是真信佛,而是把佛教当作统治工具。

后两句举了个具体例子:有皇帝偷偷溜出皇宫剃度出家(祝发就是剃发出家),结果搞得"上皇"(退位的天皇)这个尊号都快变成和尚的代名词了。通过这个荒唐的细节,诗人揭示出当时统治阶级对佛教的狂热已经到了扭曲的地步。

全诗像一幅漫画,用"造浮屠"、"偷祝发"这些生动画面,把统治者虚伪的宗教狂热和百姓被压榨的痛苦形成强烈对比。虽然写的是日本古代,但其中对权力与宗教勾结的讽刺,在今天看来依然发人深省。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