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寒第六会汪公子彦国招集复初斋观王石谷绘山水直幅①
我行遍天下,却爱黔中山。
黔中山势尽壁立,出地万仞无弯环。
南峰升云北峰月,画里溪山亦奇绝。
灵泉破空山石裂,飞出千年万年雪。
崖穷路古林光倩,断壑奔滩鬼神现。
林花对客才一笑,山鸟窥人刚半面。
洞门怪响七尺筇,奇古似是商山翁。
商山翁,居海曲,得意时歌复时哭。
地老天荒一间屋,沧浪之水清濯足。
鹎鵊鸬兹与同浴,放艇时来玉峰麓。
森然非松亦非竹,植立门前闻剥啄。
主人开户喜不速,邀坐茅檐背同曝。
忽然一笔写不足,肌肤如山骨如玉。
狂叫自呼王石谷,我题此画亦非偶。
二百年前倘良友,画中萧疏两閒叟。
著罢枯棋偶垂手,瞥见洪厓拍肩否(王石谷自题有洪厓拍肩之语)。
山中古洞如敲开,两翁曳杖还能来。
消寒集上醉几回,大笑手覆三千杯。
黔中山势尽壁立,出地万仞无弯环。
南峰升云北峰月,画里溪山亦奇绝。
灵泉破空山石裂,飞出千年万年雪。
崖穷路古林光倩,断壑奔滩鬼神现。
林花对客才一笑,山鸟窥人刚半面。
洞门怪响七尺筇,奇古似是商山翁。
商山翁,居海曲,得意时歌复时哭。
地老天荒一间屋,沧浪之水清濯足。
鹎鵊鸬兹与同浴,放艇时来玉峰麓。
森然非松亦非竹,植立门前闻剥啄。
主人开户喜不速,邀坐茅檐背同曝。
忽然一笔写不足,肌肤如山骨如玉。
狂叫自呼王石谷,我题此画亦非偶。
二百年前倘良友,画中萧疏两閒叟。
著罢枯棋偶垂手,瞥见洪厓拍肩否(王石谷自题有洪厓拍肩之语)。
山中古洞如敲开,两翁曳杖还能来。
消寒集上醉几回,大笑手覆三千杯。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奇幻色彩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诗人对贵州山水的热爱和向往自由隐逸生活的情感。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开头到"山鸟窥人刚半面":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描绘贵州山水的壮丽奇特,山峰陡峭如刀削,云雾缭绕,泉水飞溅如万年积雪,林间花鸟都充满灵性,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山水画卷。
2. "洞门怪响七尺筇"到"植立门前闻剥啄":诗人想象画中有一位隐居海边的商山老翁,过着随心所欲的生活,时而高歌时而痛哭,在清澈的沧浪水中洗脚,与各种水鸟同浴,展现了隐士生活的逍遥自在。
3. 最后部分:诗人看到王石谷的画作后激动不已,仿佛穿越时空与两百年前的画家成为知己。画中两位悠闲的老者下棋、拍肩谈笑,诗人想象他们随时能从画中走出来,与自己一起饮酒作乐,表达了艺术超越时空的魅力。
诗中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如"出地万仞无弯环"形容山势陡峭,"飞出千年万年雪"形容泉水飞溅的壮观。最后"大笑手覆三千杯"的豪迈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将现实山水、绘画艺术和诗人想象完美融合,既赞美了贵州山水的壮美,又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更展现了艺术创作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