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旱 其二

林热江浑其奈何,冷菰寒玉漫诗歌。
南游禹穴古能几,北望神州兵又多。
畎亩乏财愁折帛,仓场储粟仰秋禾。
幽泉坎井徒争汲,尽日骄阳过碧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干旱时期百姓的艰难生活,充满了对现实的忧虑和对民生的关怀。

开头两句用"林热江浑"形容天气酷热、江水浑浊,暗示干旱严重。诗人感叹面对这样的困境,自己只能写些清凉的诗句("冷菰寒玉")来排遣忧愁,显得很无力。

中间四句写百姓的苦难:南方大禹治水的遗迹还在,但北方战乱不断;农民没钱缴纳赋税,粮仓等着秋收却可能颗粒无收。这里用"禹穴"典故暗示治水英雄已远去,对比当下旱灾无人解救的现实。

最后两句生动刻画灾民抢水的场景:人们争相从深井打水,而烈日依旧无情地炙烤着藤蔓。一个"徒"字道出抢水也是徒劳,凸显旱情的严峻。

全诗通过"热-浑-愁-争-骄阳"等字眼,层层递进地展现旱灾下的民生疾苦。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用"南游北望"的视角和"井边争水"的细节,让读者真切感受到那份焦灼与无奈。这种以小见大、寓情于景的手法,正是古典诗歌打动人心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