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洲渔唱

烟霞渺渺水茫茫,短笛扁舟杂遝行。
一曲咿哑调夜月,数声欸乃入沧浪。
沙边矶石渔家傲,江外松涛鹤梦长。
醉卧秋风吹不散,满蓬月色水云乡(清康熙《开建县志》卷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渔家生活画卷,充满宁静悠远的意境。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它的美:

1. 动静结合的画面感
前四句像一组电影镜头:雾气笼罩的江面(烟霞渺渺)、渔船在宽阔的水域穿梭(水茫茫)、渔民们吹着短笛驾着小船交错而行(杂遝行)。夜晚的月光下,摇橹声(咿哑)和渔歌声(欸乃)回荡在水面上,这些声音描写让静谧的夜景活了起来。

2. 渔民的潇洒生活
"渔家傲"三个字很传神,渔民们不是苦哈哈的打工人,而是骄傲地栖息在礁石边,像松涛中的仙鹤一样做着清高的梦。后两句更是直接展现他们的快意人生——喝醉了就躺在船头,秋风都吹不散酒意,整艘船都沐浴在月光和水雾中,简直像生活在仙境。

3. 隐藏的对比艺术
诗人巧妙运用了大小对比:茫茫大水中的一叶扁舟,辽阔江面上的一缕笛声,巨大礁石旁的渔家小屋。这种对比既突出了自然之壮阔,又衬托出渔民虽渺小却自在的生活态度,就像现代人常说的"生活不在别处,就在当下"。

整首诗最打动人的,是它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渔民们不是被生活所迫的打渔人,而是主动选择这种与自然融合的生活方式,这种境界在今天忙碌的都市人看来尤其珍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