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妇吟
乞妇衣单发又秃,提篮坐向街头哭。
自言身出锦衣家,夫老有儿亦受禄。
世代南村聚族居,箱多绸缎厨多肉。
奈何上月寇兵来,抢我藏粮毁我屋。
鸡鸭牛羊尽被烹,老夫儿媳遭杀戮。
繁华转眼顿荒凉,病骨自知快就木。
辘辘饥肠日欲昏,东家输出半瓯粥。
西风飒飒雨凄凄,独自还投冷庙宿。
自言身出锦衣家,夫老有儿亦受禄。
世代南村聚族居,箱多绸缎厨多肉。
奈何上月寇兵来,抢我藏粮毁我屋。
鸡鸭牛羊尽被烹,老夫儿媳遭杀戮。
繁华转眼顿荒凉,病骨自知快就木。
辘辘饥肠日欲昏,东家输出半瓯粥。
西风飒飒雨凄凄,独自还投冷庙宿。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白描手法讲述了一个乞丐妇女的悲惨遭遇,读来令人心酸。全诗就像一部微型纪录片,镜头从街头一个衣衫单薄、头发稀疏的乞妇开始。
开篇直接呈现震撼画面:一个提着篮子的老妇人坐在街头哭泣。她原本是富贵人家的太太,丈夫有官职,儿子也有俸禄,家族在南村世代聚居,家里绫罗绸缎装满箱,厨房里肉食不断。但这一切都在强盗来袭时毁灭了——粮食被抢、房屋被毁、牲畜被杀,丈夫和儿媳惨遭杀害。
最令人揪心的是结尾:老人饿得头晕眼花,好不容易讨到半碗稀粥,却只能在风雨交加的傍晚,独自回到冰冷的破庙过夜。"西风飒飒雨凄凄"的环境描写,更衬托出老人孤苦无依的凄凉。
这首诗的震撼力在于强烈的今昔对比。通过一个普通家庭的遭遇,反映了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让事实说话,用老妇人的自述和具体细节(如"半瓯粥""冷庙宿")引发读者共鸣,展现了高超的叙事技巧和深厚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