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山间画卷,用简单自然的语言传递出深邃的意境。
前两句"草径蜿蜒十里闲,云关若在画图看"勾勒出一条长满野草的山路,弯弯曲曲延伸向远方,给人一种悠闲自在的感觉。云雾缭绕的山口就像画中的景色一样美丽。这里用"十里闲"和"画图看"这样生活化的比喻,让读者能轻松想象出这个场景。
后两句"万松密翠地无影,一水长清天自寒"进一步描写细节:茂密的松树林投下浓密的树荫,连地面都看不到影子;一条清澈的溪水静静流淌,让周围的空气都带着凉意。诗人用"万松"和"一水"形成数量上的对比,用"密翠"和"长清"形成色彩和质感上的对比,让画面更加生动。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动静结合:蜿蜒的小路是动态的,而云关、松林、溪水是静态的
2. 感官丰富:有视觉上的翠绿、清澈,也有触觉上的寒意
3. 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物传达出超脱尘世的宁静感
诗人没有直接抒发情感,而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白描,让读者自己体会那种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闲适心境。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中国传统山水诗的典型特点。
曾丰
(1142—?)乐安人,字幼度。孝宗乾道五年进士。以文章名。累官知德庆府。晚年无意仕进,筑室称樽斋,以诗酒自娱。有《缘督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