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题画景三十一首 其十七

天空地阔偶相逢,散漫寒流砢閜松。
不用方舟细商略,到头岐路总难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偶然相遇又必然分离的人生况味,用自然景象隐喻人际关系。

前两句"天空地阔偶相逢,散漫寒流砢閜松"像电影镜头:在广袤天地间,人们像寒流中倔强生长的松树一样偶然相遇。"偶相逢"三字点明相遇的偶然性,"砢閜松"形容松树盘曲生长的姿态,暗示人各有志。

后两句"不用方舟细商略,到头岐路总难同"是点睛之笔:即便同乘一舟(方舟)细细商议,最终还是会走上不同道路。"岐路"象征人生选择的分岔口,道出了人与人之间终究难以同行的现实。

全诗妙在用"寒流中的松树"和"同舟异路"两组意象,把"相遇是偶然,分离是必然"这个人生哲理说得既形象又深刻。就像现代人常说的"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旅人",诗中那种淡然接受分别的态度,反而透露出一种通透的人生智慧。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