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恩诗

生平苦椎㥶,辑足东山阿。
何期天门开,垂老应制科(天子亲试者名制科)。
丞相上墨业,择菜分侯莎。
至尊秉皓鉴,指事斥女娲⑴。
遂尔官亲近,日侍丹㰚椤。
橐笔纪鸿要,作史慎细苛。
逡巡七载还,日影砖边过。
中间荷帝眷,曾赐雕锦䋪。
瀛台飨亲臣,座末犹张罗。
于时最堪念,三省校士多。
即就部宴时,宣予殿东坡。
阁臣相迎言,所进书蚪蝌。
亲携至海淀,历历经圣睋。
天语道才士,褒词胜温锅⑵。
小臣感肠肉,老泪如逝波。
不幸五父殡,告归筮陂陀。
翕倏遘风厉,三岁成巨疴。
迄今踞里门,有鬼在膝䯊。
徒然仰天阙,何由侍鸾和。
圣人省方俗,南下将观河。
愁闻沂沐滥,厌听宣房歌。
敛圭向苗山,埋璧祀窆窝(禹陵有窆石相传藏衣冠处)。
迎銮樟亭东,始得攀御騧。
皇恩尚垂恤,驻跸宣玉瑳。
平沙壅寒雪,骤觉光风和。
天颜咫尺间,轸是何病魔。
拜手复稽首,小臣患跛跎。
伊昔授笔札,日夕傍玉珂。
东厅抱襆被,蟠恋如蜒蜗。
相隔仅三稔,弃置同败蓑。
巍巍万乘尊,犹认道上㹻。
土芥等手足,温言重挪挲。
分卑尚如此,情深可奈何。
所喜圣人出,甘露垂青稞。
大禹所巡地,夜半来神鳝。
况复麒麟生,正在舜水涡。
则是一游豫,四灵纷婆娑。
岂有扶舆升,不即苏废瘸。
东南感皇泽,击壤遍稚娿。
何为卧蓬门,启口时呿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老臣回顾自己一生经历的深情自述,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从寒门逆袭到受皇帝赏识,再到晚年病痛缠身的复杂人生体验。

全诗可以分为三部分:
1. 早年奋斗(前16句):诗人描述自己出身贫寒("生平苦椎㥶"),像隐士一样住在东山脚。没想到晚年遇到皇帝开科取士,通过考试获得重用。丞相推荐他,皇帝亲自审阅他的文章("至尊秉皓鉴"),从此开始亲近皇帝的生活。

2. 仕途荣光(中间22句):详细回忆在朝中七年的荣耀时刻——皇帝赐他锦缎,邀他参加瀛台宴会,亲自夸奖他的书法作品。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展现了君臣之间的温情互动,特别是皇帝能记住路上遇到的普通官员("犹认道上㹻"),显得格外亲切。

3. 晚年凄凉(后段):因父亲去世回乡守孝,不幸染上重病("三岁成巨疴"),如今只能在家乡仰望皇宫。最后借大禹巡游、祥瑞频现的典故,表达对皇帝南巡的期待,希望圣明君主的到来能给自己这样的"废瘸"之人带来新生。

诗歌的魅力在于:
- 真实感人的个人经历,从寒门到显贵再到病榻的人生起伏
- 对皇帝知遇之恩的深切感激("小臣感肠肉")
- 用日常细节展现宫廷生活(赐锦缎、品书法、认官员)
- 对比手法突出晚年凄凉(从前"日侍丹㰚椤"到如今"踞里门")
- 结尾处对明君的期盼与自我宽慰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一位老人娓娓道来自己的人生故事,既有对荣耀时刻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更有对皇恩的永恒期待,读来令人动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