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批评了唐太宗时期皇室家庭关系的混乱,尤其点名了唐太宗本人的两件不光彩家事。
前两句直接点出问题:唐朝皇室的家庭道德规范很糟糕,导致君臣、父子、夫妻这三大人伦关系乱套。这里"三纲"就是指古代社会最看重的三种伦理关系。
后两句举了两个具体例子:
1. "晋阳挟父私宫妾":唐太宗还是晋阳公子时,就和自己父亲(唐高祖)的妃子有私情。这在古代属于乱伦大忌。
2. "巢刺王妃不可言":唐太宗霸占了自己弟弟巢刺王的王妃,这事龌龊到都不好意思细说。
诗人用这两个典型事件,揭示了表面光鲜的贞观之治背后,皇室内部的道德败坏。这种直指帝王家丑的写法很大胆,通过具体事例让读者感受到:再伟大的帝王,私德有亏也会被历史记住。这种把高高在上的皇帝拉回普通人道德评判的视角,正是这首诗的犀利之处。
金朋说
金朋说,字希传,号碧岩,休宁(今属安徽)人。曾从朱熹学。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进士。初为教官,后于知鄱阳时值庆元党禁,归隐于碧岩山,时人比之陶潜。有《碧岩诗集》二卷,明万历间裔孙金袍曾刊刻。事见本集卷首宋范宽、明金大绶序。金朋说诗,以清抄《碧岩诗集》(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明显舛误酌作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