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都润士归鄱阳

白云在江东,或在南山阿。
美人惜远行,看云愁奈何。
驱车适故道,千里遥关河。
鸣鸟出幽谷,奔鹿驯阳坡。
壮游岂不好,流景惊易过。
君子乐台莱,游子悲蓼莪。
明发不能寐,去意宁逶迤。
汤汤彭蠡泽,浩浩扬澜波。
征帆挂长风,兰芷春香多。
酌子以卮酒,侑以骊驹歌。
离忧勿扰萦,壮心期靡他。
南山有乔松,千尺长枝柯。
珍重凌云姿,清阴遍蓬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友人归乡的深情画面,充满了对离别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开篇用"白云"象征漂泊不定的游子,无论飘向江东还是南山,都牵动着送行者的心。"美人"指代即将远行的友人,望着云彩发愁,凸显了离别的不舍。接着描写友人驾车踏上归途,穿越千里关河,沿途有鸟儿鸣叫、鹿群奔跑的自然景象,暗示旅途虽美但时光易逝。

中间部分形成鲜明对比:留在家乡的人享受安逸生活("乐台莱"指家园之乐),而远行者却像《蓼莪》诗中思念父母的孩子般悲伤。夜深人静时,离愁使人难以入睡,但前路已定。彭蠡泽(鄱阳湖)的壮阔波涛和顺风扬帆的景象,预示着旅途顺利,而春天的兰芷花香更添美好寓意。

最后以饮酒送别、唱骊歌的传统方式表达情谊。诗人劝慰友人不要被离愁困扰,要保持壮志。"南山乔松"的比喻尤为精彩:愿友人像高山上的松树般挺立,终将长成参天大树,绿荫遍洒大地。这个结尾既是对友人的勉励,也暗含对其未来成就的期待。

全诗通过自然意象与情感抒发的巧妙结合,展现了真挚的友情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语言优美而不晦涩,情感深沉而不哀伤,是一首充满温情的送别佳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