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泊仪真游汪氏园

眷此邱中赏(邱,抄本作“幽”。),名园傍水涯。
偶乘蓝举至,非为主人期。
入户丛花碍,穿林幽鸟疑。
一区藏曲折,叠石得崄崎。
编竹新栽药,通泉小凿池。
荷钱初出水,柳絮乱垂丝。
地僻人来少,园深春驻迟。
凭栏看紫鲤,仰面听黄鹂。
景物原无意,流光若有私。
乘凉且归去,江月照相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诗人偶然造访一座临水而建、幽静雅致的私家园林(汪氏园)的所见所感。全诗用清新自然的笔调,展现了园林的生机与闲适之美。

开头四句交代背景:诗人被这座依山傍水的园林吸引,偶然乘船而来,并非事先约定。这里用"蓝举"(蓝色小船)点出闲游的随意性,暗示这是一次随性而至的邂逅。

中间十二句细腻刻画园林景致:
- 视觉上:繁花挡路、幽鸟惊飞,写出园林的野趣;曲折的布局和嶙峋的假山展现精巧设计;新栽的药草、新挖的小池体现主人雅趣;初生的荷叶、飘舞的柳絮捕捉初夏特征
- 听觉上:黄鹂啼鸣增添生机
- 空间感:"地僻""园深"强调幽静,连春天似乎都停留得更久

结尾四句升华意境:诗人感悟自然景物本无情感,但流逝的时光却仿佛对他格外眷顾。最后以乘凉归去、江月相伴的画面作结,将园林之游的惬意延伸到归途,余韵悠长。

全诗亮点:
1. 动静结合:既有静态的假山竹篱,又有动态的飞鸟柳絮
2. 感官丰富:视觉(紫鲤)、听觉(黄鹂)、触觉(乘凉)多维度描写
3. 语言平实:用"荷钱"(初生的小荷叶像铜钱)、"垂丝"等生活化比喻
4. 情感自然:从偶然到尽兴再到不舍,情感流转如行云流水

这首诗就像用文字绘制的一幅水墨小品,让读者仿佛跟随诗人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园林漫游,感受到中国传统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趣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