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七日山中感兴

日暮空归里,时艰未到家。
稼收迁野鼠,柿熟乱慈鸦。
冬煖生芦笋,人閒对菊花。
亡书何处补,无用自咨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深秋山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生活困境的无奈和对自然变化的细腻观察。

前两句写天色已晚却空手而归,因为时局艰难还没能回到家。这里用"空归"和"未到家"形成对比,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漂泊感。

中间四句生动描写了山中的景象:野鼠忙着搬运收割后的庄稼,乌鸦争抢着成熟的柿子;温暖的冬天让芦笋提前发芽,闲来无事只能对着菊花发呆。这些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的生机勃勃,又反衬出人的孤独无助。特别是"乱慈鸦"的"乱"字,把乌鸦争食的场景写得活灵活现。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丢失的书本无处可补,只能徒然叹息自己的无用。这里的"亡书"可能暗指失去的知识或理想,"无用自咨嗎"则流露出深深的无奈和自嘲。

整首诗用朴素的语言,把个人遭遇和自然景物巧妙结合,既写出了生活的艰难,又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特别是对野鼠、乌鸦这些不太起眼的小动物的描写,反而让诗歌显得更加真实动人。最后流露出的那种无力感,很容易让现代读者产生共鸣——在困境面前,我们有时确实会感到无能为力。

舒岳祥

(1236—?)台州宁海人,字舜侯,一字景薛。理宗宝祐四年进士。仕终承直郎。尝以文见吴子良,子良称其异禀灵识,如汉之贾谊。后以文学名。宋亡不仕,避地奉化,与戴表元友善,表元之学,得力于岳祥为多。尝读书于阆风台,人称阆风先生。著述统名《阆风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