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吟 其五十七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忆昔时。
天下只知才可处,人间不信事难为。
眼观秋水斜阳远,泪洒西风黄叶飞。
此意如今都去尽,尧夫非是爱吟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对过去经历的感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的抒情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分析:

1. 《首尾吟 其五十七》——这是一首诗的题目,"首尾吟"可能意味着诗歌从开头到结尾都有某种特定的主题或情感贯穿,而“其五十七”则表明这是第57首这样的作品。

2. 尧夫非是爱吟诗——尧夫可能是诗人的名字,这里表达了一种谦虚的态度,说自己并不是因为喜欢吟诗才写诗的。

3. 诗是尧夫忆昔时——诗人通过吟诗来回忆过去的岁月,这体现了他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珍惜。

4. 天下只知才可处——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于才能与成就的看法,他认为只有真正有才能的人才能被世人所认可和尊重。

5. 人间不信事难为——诗人表达了一个观点,即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不相信事情会很难做,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6. 眼观秋水斜阳远——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深远的画面,诗人的目光投向远方,似乎在思考人生的哲理。

7. 泪洒西风黄叶飞——诗人眼中的泪水随着秋风飘落,象征着悲伤和无奈的情感,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

8. 此意如今都去尽——诗人感叹现在所有的这些感慨和想法都已经消失殆尽,表达了一种对过去时光的留恋和对现实的无奈。

9. 尧夫非是爱吟诗——最后一句再次强调了诗人的谦逊态度,他并没有因为吟诗而自满或炫耀,而是真心实意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对才能的认识、对现实生活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它不仅仅是一首抒情诗,更是一种对生活、对人性的深刻反思和感悟。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