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宿坛院

杖藜成薄暮,亭馆坐忘归。
微雨洗山月,白云生客衣。
松槐千树合,笙鹤九霄飞。
自笑尘中老,来游此地稀。

现代解析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

《雨宿坛院》

诗人通过拄着拐杖在傍晚时分来到坛院,开始了这首诗的叙述。此时天色已晚,诗人可能因某种原因需要在坛院停留过夜。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以及自身感受,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微雨洗山月,白云生客衣。”这句诗描绘了天气变化中的美景。细雨洗涤着山间的月亮,白云似乎从客人的衣服上生长出来。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喜悦。

“松槐千树合,笙鹤九霄飞。”在这句诗中,诗人描述了自然环境的壮观景象。松树和槐树郁郁葱葱,宛如千树合围;笙声和鹤鸣在空中回荡,仿佛仙鹤翱翔于九霄之上。这些景象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无限可能。

“自笑尘中老,来游此地稀。”诗人感慨自己尘世中的疲惫与衰老,认为自己能够来到这个美丽而宁静的地方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这里的环境让他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重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同时,诗人也意识到这样的美景并不常见,因此更加珍惜这次旅行的机会。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诗人内心的感受,展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诗人用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将我们带入一个宁静、美丽、充满生机的世界。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尘世的厌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我们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