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大涤
未了烟霞痼,来从大涤游。
一区藏世界,九锁閟林丘。
寒翠霏霏起,春波慢慢流。
人间空岱岳,海上谩瀛洲。
隐迹悲猿鹤,祥光射斗牛。
有人相领略,何地不夷犹。
好景行行得,遗踪细细搜。
山根云欲滃,石罅凤仍留。
琴瑟听泉奏,珠玑看瀑流。
山灵应有识,鄙句含包羞。
逸兴那能已,奇观谩此酬。
会须寻石室,相继築菟裘。
一区藏世界,九锁閟林丘。
寒翠霏霏起,春波慢慢流。
人间空岱岳,海上谩瀛洲。
隐迹悲猿鹤,祥光射斗牛。
有人相领略,何地不夷犹。
好景行行得,遗踪细细搜。
山根云欲滃,石罅凤仍留。
琴瑟听泉奏,珠玑看瀑流。
山灵应有识,鄙句含包羞。
逸兴那能已,奇观谩此酬。
会须寻石室,相继築菟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游大涤》描绘了诗人游览大涤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1. 开篇点题:
诗人说自己一直沉迷于山水之乐(“烟霞痼”),这次特地来大涤山游玩。大涤山仿佛是一个隐藏的世界,山林幽深,仿佛被九道锁锁住,神秘而宁静。
2. 自然美景:
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的景色:
- 视觉: 山间寒气弥漫,草木青翠(“寒翠霏霏起”);春水缓缓流淌(“春波慢慢流”)。
- 对比: 他觉得人间的泰山(岱岳)和传说中的海上仙山(瀛洲)都比不上这里的美景。
- 声音: 泉水叮咚如琴瑟演奏,瀑布飞溅如珍珠洒落(“琴瑟听泉奏,珠玑看瀑流”)。
3. 隐逸情怀:
诗人看到山中隐士的踪迹(“隐迹悲猿鹤”),联想到自己或许也能在此隐居。他感叹山中的祥光直冲云霄(“祥光射斗牛”),仿佛在欢迎他的到来。
他一路欣赏美景,细细探寻古迹(“好景行行得,遗踪细细搜”),山间的云雾从山根升起,石缝中仿佛还留有凤凰的踪迹(“山根云欲滃,石罅凤仍留”),充满仙气。
4. 自谦与感慨:
诗人谦虚地说自己的诗句可能配不上这里的美景(“山灵应有识,鄙句含包羞”),但眼前的奇观让他兴致勃勃,忍不住要写诗赞美。最后,他表达了想在这里寻找石室,建造隐居之所(“菟裘”)的愿望,希望能长久地享受这片山水。
总结:
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大涤山的幽静美丽和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仿佛在邀请读者一起走进这片山水,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和心灵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