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送别朋友杜士瞻去楚州探望父母时写的,充满了对朋友的赞美和祝福。
前两句“风流与才思,俱似晋时人”是说杜士瞻风度翩翩、才华横溢,就像晋朝那些潇洒的名士一样。这里用晋朝文人作比,既夸朋友有才,又暗示他不拘俗套的个性。
中间四句描绘旅途风光:“淮月归心促”说淮河上的月亮仿佛在催促游子归家;“江花入兴新”写长江两岸的新鲜花朵让人诗兴大发;“云深沧海暮”是黄昏时浩瀚的云海;“柳暗白门春”指南京(白门)柳荫深处的春色。这些画面既展现沿途美景,又暗含对朋友旅途平安的祝愿。
最后两句最暖心:虽然杜士瞻官职不高(“官犹小”),但诗人特别欣赏他孝顺父母的行为(“怜君孝养亲”)。在唐代做官的人常因公务难回家,诗人却为朋友放下公务探亲的举动点赞,这种对亲情的重视比功名更可贵。
全诗亮点在于:用清丽的自然景物烘托友情,把“孝道”这种传统美德写得自然动人,没有说教味。最后两句尤其能引起现代人共鸣——在忙碌生活中,回家看望父母永远是值得珍惜的事。
殷遥
殷遥,丹阳郡句容人(今江苏句容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前后在世。天宝间,仕为忠王府仓曹参军。与王维结交,同慕禅寂。家贫,死不能葬,一女才十岁,仅知哀号。有怜之者,赗赠埋骨石楼山中。遥工诗,词彩不群,而多警句,杜甫尝称许之。有诗集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