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桃花潭水别意卷

映水桃花千尺潭,水涵花色转看深。争如门下寻师者,临别殷勤一片心。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桃花潭水的送别场景,通过自然景色与人间情感的对比,传递出深厚的情谊。

前两句写景:潭水倒映着岸边的桃花,千尺深的潭水因为吸收了桃花的颜色,显得更加深邃。这里用"水涵花色"的巧妙构思,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暗示了情感的渗透——就像潭水吸收花色一样,离别之情也深深浸染着人心。

后两句抒情:诗人说,那些在潭边寻找老师的人,他们的临别之情都比不上我们此刻的情谊深厚。"争如"(怎么比得上)这个反问,突出了这份情意的珍贵。"殷勤一片心"用朴实的话语道出了送别时那份真挚、热切的心意。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潭水映花的自然现象,比喻情感的交融 2. 通过对比(寻师者与我们的情谊),突出离别的深情 3. 语言清新自然,没有刻意雕琢,却让人感受到真挚的情感

就像我们现代人拍照时会找美丽的背景一样,诗人选取桃花潭水作为送别场景,让自然美景为人间真情作见证,使普通的离别瞬间变得诗意盎然。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