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丱须知 习尚篇

习尚从何来,影响由先世。
好礼必温恭,收书乃文艺。
初心傥不思,后弊必难制。
古人约其身,所以裕苗裔。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习惯和风气对人的影响,以及如何培养好的品行。

开头两句说人的习惯和作风不是天生的,而是从祖辈、前辈那里学来的。就像家里大人怎么做,小孩就会跟着学一样。

中间四句讲道理:懂礼貌的人自然温和谦逊,爱读书才能培养才华。如果一开始不注意培养好习惯,后面坏毛病形成了就难改了。这里用"初心"和"后弊"对比,就像种树,小树苗时不管好,长歪了就很难纠正。

最后两句总结:古人严格要求自己,就是为了给后代树立好榜样。"裕苗裔"这个比喻很形象,就像给树苗充足养分让它茁壮成长,好的家风能让子孙受益。

全诗用生活化的比喻讲大道理:
1. 习惯是会"传染"的,大人要做好表率
2. 礼貌和读书是两大立身之本
3. 坏习惯要趁早纠正
4. 严格自律是对后代最好的投资

就像现在说的"言传身教",诗人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把培养好家风的重要性说得清清楚楚。

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