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龙行
钟山已凿紫塞崇,鳞鳞日照阿房宫。
芙蓉销尽金人气,宝历从此垂无穷。
灵药迢遥问秉海,千秋万岁期常在。
此生不拟禅扶苏,那知身后防胡亥。
昨日徐郎有报书,帆樯将近羽人都。
何事君王不相待,辒辌东来杂鲍鱼。
却怪宫妃未偷药,至今犹挽莲花索。
芙蓉销尽金人气,宝历从此垂无穷。
灵药迢遥问秉海,千秋万岁期常在。
此生不拟禅扶苏,那知身后防胡亥。
昨日徐郎有报书,帆樯将近羽人都。
何事君王不相待,辒辌东来杂鲍鱼。
却怪宫妃未偷药,至今犹挽莲花索。
现代解析
这首《祖龙行》用生动的画面和隐喻,讲述了秦始皇追求长生却最终失败的故事,暗含对权力膨胀与生命无常的讽刺。
开篇用"钟山凿开""阿房宫闪耀"展现秦始皇的野心——他修建宏伟宫殿,想建立永恒的帝国。"芙蓉凋谢""金人消失"暗示繁华易逝,帝国根基并不稳固。
中间部分聚焦秦始皇的"长生梦":他派人出海寻仙药,幻想"千秋万岁"永坐皇位,甚至没考虑传位给长子扶苏。但命运弄人,他死后却被小儿子胡亥夺权,讽刺他生前算计却防不住身后事。
最后一段用戏剧性场景收尾:徐福(派去寻仙药的方士)的船快到了,秦始皇却等不及先死了。遗体运回时和臭鱼同车,狼狈不堪。而宫女们没偷吃仙药(暗指嫦娥奔月传说),只能徒劳地守着莲花索(象征长生幻想),暗示长生只是虚妄。
全诗像一部微型历史剧,用"宫殿""仙药""臭鱼"等强烈对比的画面,揭示再强大的权力也敌不过自然规律。语言通俗但意象丰富,比如"鲍鱼"既写实又暗讽,让读者在历史故事中看到永恒的哲理。
吴雯
(1644—1704)山西蒲州人,字天章,号莲洋。诗得王士祯揄扬,声名大噪。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未中。有《莲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