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陶庵小像

杨柳春风廿四桥,酒旗歌扇笑相邀。
坐中红袖窥双鬓,眼底青山阅六朝。
盛事尚追桃叶渡,乡心犹系广陵潮。
头颅如许升沈尽,令仆閒情付玉箫。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雅士在江南春景中的闲适生活,同时暗含对人生起伏的感慨。

开头两句用杨柳、春风、小桥、酒旗等典型江南意象,勾勒出一幅热闹的春游图。人们举杯欢歌,互相邀约,充满生活气息。三四句写主人公在酒席间被美人偷看白发,而他自己则望着远处青山,仿佛看尽了六朝兴衰。这里用"红袖"与"白发"的对比,暗示时光流逝。

五六句提到两个地名典故:桃叶渡是南京的古渡口,常有文人聚会;广陵潮指扬州的钱塘江潮。诗人说虽然现在还能追寻往日盛事,但内心始终牵挂着家乡风物。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这一生起起落落都经历过了,如今只想把剩余的情怀寄托在箫声里,过清闲日子。

全诗妙在把个人生活场景和历史沧桑感自然融合。春游饮酒本是乐事,但透过"白发"和"六朝"的映衬,欢乐中透出淡淡惆怅。最后用吹箫作结,既符合文人雅趣,又留下余韵。诗中"廿四桥""桃叶渡"等江南地名,不仅点明地点,更唤起读者对繁华江南的文化想象。

吴雯

(1644—1704)山西蒲州人,字天章,号莲洋。诗得王士祯揄扬,声名大噪。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未中。有《莲洋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