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惠长先生以四十一寿诗见示,和韵祝之 其六 (丙辰(民国五年、一九一六))

遁迹棉兰又几秋,一枝栖息自为谋。
挥毫合署中书老,执卷权封小邺侯。
文教覃敷苏岛遍,战云闪烁杞人忧。
风潮阻住来时路,有客栖迟海尽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友人萧惠长祝寿而作,用平实的语言展现了友人漂泊异乡却坚守初心的形象。

前四句描绘了萧惠长在印尼棉兰的生活状态——像鸟儿择枝而栖一样,在异乡靠自己的才能谋生。"中书老"和"小邺侯"这两个典故用得巧妙,既夸赞友人能文善政的才干,又带着幽默感,说他虽然身处海外,却像古代名臣一样施展抱负。

中间两句形成鲜明对比:一边是友人在苏门答腊岛传播中华文化,一边是国内战火纷飞让人忧心。这种对比凸显了友人虽在异乡,仍心系祖国的情怀。

最后两句最动人,用"风潮阻路"暗喻时局动荡,而"海尽头"的意象既写实又充满诗意,把友人在天涯海角坚持文化传播的形象刻画得既孤独又崇高。全诗没有华丽辞藻,但通过日常景象和贴切比喻,把一位海外文化使者的形象和家国情怀表现得真挚感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