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好的,下面是我对这首诗的分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
这首诗的题目是《二十二日山行》,主要描述了诗人在某年农历二十二日这一天在山中行走时的所见所感。让我们逐句解析这首诗。
首先,“秋日更山行”,这句话描述了时间(秋天)和地点(山中)。在秋天的季节里,诗人选择走进山中,开始他的旅程。这里的“更”字可以理解为“再次”,可能表示诗人不是第一次来到这片山区。
接下来,“朝朝入画屏”,诗人形容自己每天早晨看到的景色就像走进了一幅美丽的画中。这句话充分展现了山区秋天的美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享受。每一天的清晨,景色都如此迷人,如同被艺术家的画笔精心描绘过。
然后,“雨看如水墨”,描述了诗人在山中遇到下雨的情景。雨水使得山景变得朦胧,就像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一样。这种水墨画的风格以简洁、清新和含蓄为特点,与真实的自然景色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诗意的美。
最后,“晴唤似丹青”,描述了雨后天晴的景色。阳光照耀下的山景被诗人形容为像一幅色彩丰富的工笔画。阳光使得山色更加鲜艳,细节更加清晰,就像画家精心绘制的丹青作品一样。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了诗人在山中行走时的经历。无论是下雨还是晴天,山中的景色都如诗如画,令人陶醉。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魅力。即使是对诗歌不太了解的人,也能通过这首诗感受到秋天的山中美景。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