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

误以雄名荐九重,天书待诏未央宫。
白衣不召崔亭伯,赋笔犹残亡是公。
魂惊晚出芙蓉辇,泪堕春生杨柳风。
衰鬓迩来元自白,可堪回首望遗弓。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怀才不遇的文人,用自嘲的口吻诉说自己的失意人生。

开头两句说,自己曾经误以为才华出众能被朝廷重用("雄名荐九重"),结果只是在皇宫里等待诏书("天书待诏"),暗示空有期待却得不到真正任用。这里用"误以"二字就带着自嘲。

三四句用典故自比:像东汉崔骃(崔亭伯)那样有才却只能当个白衣平民,写的文章("赋笔")也像司马相如写《亡是公》那样半途而废。这两个历史人物的遭遇,正是诗人自己的写照。

五六句画面感很强:傍晚心惊胆战地离开皇宫("芙蓉辇"指皇帝车驾),在春风吹拂杨柳时落泪。通过"魂惊""泪堕"的强烈情绪,加上"晚出""春生"的时节对比,突出内心的凄凉。

最后两句最扎心:近来白发越来越多("衰鬓元自白"),更不敢回头看先帝的遗物("遗弓"代指已故皇帝)。这里既有岁月蹉跎的感慨,也暗含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怀念,现在新朝却无人赏识的悲凉。

全诗就像一幅古代知识分子的"职场失意图",把怀才不遇的苦闷、对朝廷的失望、年华老去的焦虑,都用生动的画面和典故娓娓道来。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强装豁达(自嘲"误以")背后,藏不住的酸楚与不甘。

0